687710260_x.jpg

  

 

清靜靜的茶,活潑潑的禪

 

 


“細雨斜風作小寒,淡煙疏柳媚晴川,入淮清

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春日中午,一盞熱茶,

幾碟新採的野菜,詩人蘇軾就在這縷縷茶香中

,欣賞著小雨初晴後外面的美景,閒適中透出

淡淡的喜悅。佳茗如佳人,此刻正伴隨在他左

右。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開始用茶,已有約五

千年的歷史。自從發現了茶消渴提神清腦的作

用以後,用茶葉製成的飲料就逐漸為越來越多

的人所喜愛。試想如果是大熱天,你正汗出不

止,唇乾喉燥之時,飲下一碗清茶,頓覺口舌

生津,兩腋風涼,渾身通透,暑氣遂消,精神

為之一爽。不僅如此,茶樹多生長在山明水秀

之地,納山川之清氣,得日月之精神,受大自

然風霜雨露的滋養,必含英蘊華。採其嫩葉加

以研製,沖以泉溪之水,一杯茶中必有鐘靈毓

秀之味。需要我們靜下心來,在清清靜靜的環

境中,細細地去品嘗,才能領略其中悠長的滋

味。而且,在這種閒情逸致中,大自然的景象

也撲面而來,融入你的心境當中。“落日平台

上,春風啜茗時。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

翡翠鳴衣桁,晴蜓立釣絲。自逢今日興,來往

也無期。”杜甫的詩句,正描繪出恬淡之中,

人與自然和諧為一的樂趣。茶能廣泛傳播,為

更多的人所接受,這也是其魅力所在吧。

 

 

“半嶺薄雲縈,中天月色清。秋來多夜坐,煮

茗待鐘聲。”生長在山林之地的茶,自然親近

了遠離塵世的寺院,與中國佛教結下深刻的緣

分。到了唐朝,時人封演在《封氏聞見記》中

說得明白:“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

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餐食,皆許其飲

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

成風俗。”這樣,茶成了溝通世俗與山林的載

體,而禪僧的善於製茶,擅於飲茶,講究茶禮

,又對民間產生巨大影響。許多名茶如“碧羅

春”、“烏龍茶”、“屯綠茶”等,皆為禪僧

所製;還有明代江蘇宜興金沙寺老僧所作“紫

砂壺”是茶具名品。至於被人稱為“茶聖”“

茶神”的陸羽,則出身寺院,行跡於名山古剎

,與茶僧為至交,親自採茶製茶品茶,在廣泛

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寫下了舉世聞名的《茶經

》。

 

 

茶的興盛也使得茶事在寺廟的活動中占很大的

比例,“茶湯之禮乃叢林中重要行事《百丈清

規》。”以提倡“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而篷

勃發展起來的禪宗,作為中國佛教中最大的一

支,更是要求人們在日常生活,一舉一動中去

體味禪。在飲茶的整個禮儀中,一系列的動作

規矩讓人精神集中,眼手心身相應;在品茶的

過程中,大自然的清香引導人澄心靜慮,當下

了了分明,以茶之味,漸得禪之味。對此,夾

山禪師深有研究,而完備於圓悟克勤禪師,曾

揮筆寫下“茶禪一味”,是對茶與禪的最好解

釋。

 

 

茶禪不僅在飲與品的過程中,而且被禪師們活

潑潑地加以轉化,看似隨手掂來,實則藏著大

機大用,給人以生動的啟示。有多姿多彩的茶

,也就有多姿多彩的禪,試著尋出幾則來,看

看禪師們的風采吧。

 

 

趙州禪師,不僅有“麻三秤”、“庭前柏樹子

”等話頭,且看,禪師問兩個新來的人:“您

曾來過這裡嗎?”答沒來過,“吃茶去。”在

茶中悟這裡吧。又問另一位,來過這裡嗎?答

來過。我這裡什麼也沒有,“吃茶去。”寺中

院主不解:“沒來過這裡的,您讓吃茶去;來

去這裡的,為什麼也要吃茶去呢?”禪師叫聲

院主,院主答應。“吃茶去。”莫陷入思維,

且吃茶去,看汝能否轉得身來。

 

 

三位禪師住店,遇一老婆婆。老婆婆煮一壺茶

,拿三只茶盅,說道:“師父們若有神通,就

請喝這茶。”三人正遲疑間,只見老婆婆說:

“看老身我顯現給你們看。”於是拿起杯子開

始倒茶。原來,神通妙用,即運水搬柴,倒茶

又何嘗不是,只在平時日用耳。

 

 

稽山的章禪師,曾在投子禪師門下作柴頭一職

。二人一起喝茶時,投子師遞與章禪師一杯茶

說:“森羅萬象,就在這茶裡。”章禪師將茶

一潑說:“森羅萬象,在什麼地方?”投子師

歎道:“可惜一碗茶。”空是真空,可惜了萬

有。

 

 

呵呵,不知不覺間,竟也著了文字相了,禪又

豈是如此得來的?還是放下手頭這一切,拿起

身邊的一杯紅茶綠茶清茶或是白開水,細品其

韻味,君看一杯茶,莫負曹溪水。且聽禪師那

一聲輕喚:“吃茶去。”

 20160420_095514.jpg 

◎轉貼心靈感悟佳文共賞◎


祝福吉祥 蘊璞小院整理轉

       (此靜思法語每日會自動更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勁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